詳細介紹
目前,各國配備的化學偵察裝備包括紙、毒劑報警器、探測器、監測儀、采樣分析測量系統、防化偵察車等。化學偵察裝備的基本結構形式有袖珍式、便攜式、固定式和機動式等,分別配屬一般分隊和分隊,以及艦艇、飛機、裝甲車輛、機場和大型工事等使用。化學襲擊具有隱蔽性和突發性。通過學習化學戰劑、毒劑偵檢、醫學防護的基本知識,初步掌握常規的偵檢與防護救治技術, 提高學員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對于實施“打贏戰略"及平時的醫學救援,具有重要意義。醫學防護是指對敵進行化學襲擊前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對應舉措,包括化學(毒劑)偵檢,遭受襲擊時采取防護、襲擊后及時消毒、急救以及后送醫療等一系列措施。一、平時“衛防"教育和自救、互救訓練;戰時做好可能遭襲的各項準備工作。二、采取“衛防"和“器防"相結合;“藥防"和“救治"相結合;陣地自救和互救與醫學救治相結合。三、及時消毒,避免毒劑繼續吸收、加重中毒和二次染毒。四、盡快救治中毒傷員,根據戰況確定轉移、集結或后送救治。五、對染毒區域水源、食品、飲料等進行衛生監督,及時取樣檢毒并上報。高技術戰爭對化學的醫學防護包括偵檢、防護、洗消、救治等要求更高。必須在衛勤組織、防護部署、傷員搶救等方面應建立起有效的保障力量;做到線網結合、定點與機動相結合;建立衛勤動員體制,制定地方衛生力量動員及軍合保障預案等,不斷提高對化學損傷的醫學防護能力,為保護部隊戰斗力創造條件。
產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