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水質監測分析方
.行業的標準分析方法
2. 統一分析方法
是經研究和多個單位的實驗驗證表明是成熟的方法。
3. 等效方法
與前兩類方法靈敏度、準確度具有可比性的分析方法。
1)河流監測斷面的設置
為評價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質,需要設置背景斷面、對照斷面、控制斷面和削減斷面;對于某一河段,只需設置對照、控制和削減(或過境)三種斷面。
① 對照斷面:
設置目的:
了解流入某一區域(監測段)前的水質狀況,提供這一水系區域本底值。
設置方法:
(位于該區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處,排污口上游100~500m處)
a. 設在河流進入城市或工業區以前的地方
b. 避開各種廢水、污水流入或回流處
斷面數目:
一個河段區域一個對照斷面。(有主要支流時可酌情增加。)
② 控制斷面:
設置目的:監測污染源對水質影響。
設置方法:
主要排污口下游較充分混合的斷面下游)根據主要污染物的遷移、轉化規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學特征確定,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處
對特殊要求的地區,如水產資源區、風景游覽區、自然保護區、與水源有關的地方病發病區、嚴重水土流失區及地球化學異常區等的河段上也應設置控制斷面。
斷面數目:多個。根據城市的工業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況而定
③ 削減斷面:是指河流受納廢水和污水后,經稀釋擴散和自凈作用,使污染物濃度顯著降低的斷面,
設置目的:了解經稀釋擴散和自凈后,河流水質情況;
設置方法:*一個排污口下游1500m處,左中右濃度差較小的斷面;
斷面數目: 1個。
(2)湖泊、水庫監測斷面的設置
首先,判斷是單一水體還是復雜水體:考慮匯入的河流數量,水體的徑流量、季節變化及動態變化,沿岸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擴散與自凈規律、生態環境特點等。然后,按照監測斷面的設置原則確定監測斷面的位置:
a.在進出湖泊、水庫的河流匯合處分別設置監測斷面;
b.以各功能區為中心,在其輻射線上設置弧形監測斷面;
c.在湖庫中心,深、淺水區,滯流區,不同魚類的洄游產卵區,水生生物經濟區等設置監測斷面。
地下水采樣點的布設
對照監測井:
應設在污染區的外圍不受或少受污染的地方
控制監測井:
一般監測井在液面下0.3-0.5m處采樣
水樣的類型
(1)瞬時水樣:在某一時間和地點從水體中隨機采集的分散水樣。
(2)混合水樣:指在同一采樣點于不同時間所采集的瞬時水樣的混合水樣,有時稱“時間混合水樣",以與其他混合水樣相區別。
(3)綜合水樣:把不同采樣點同時采集的各個瞬時水樣混合后所得到的樣品稱綜合水樣。
測量總α、總β放射性可用聚乙烯瓶
測量HTO,則必須用硬質玻璃瓶,而不能用聚乙烯或塑料瓶
底質樣品的采集
底質在水環境體系中的意義
1.記錄污染歷史,污染物的積累情況,污染的潛在危險。
2.底質對水質、水生生物有明顯影響,是天然水污染的重要標志。
3.底質監測是水質監測重要組成部分。
為什么要進行預處理
環境水樣所含組分復雜,并且多數污染組分含量低,存在形態各異,所以在分析測定之前,往往需要進行預處理,以得到欲測組分適合測定方法要求的形態、濃度和消除共存組分干擾的試樣體系。
產品咨詢